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拍卖新闻 > 张大千《仿董源松泉图》亮相荣宝斋(上海)春拍
张大千《仿董源松泉图》亮相荣宝斋(上海)春拍
作者:    来源:新浪收藏    日期:2012-05-03

张大千 《仿董源松泉图》1946年作 镜心 设色纸本 121×48.3cm

南唐画家董源善画山水,其山水画呈现一副淡墨轻岚,文雅柔润,平淡天真,缥缈轻逸的独特风格,为后世文人所推崇,董其昌尊称其为山水画南宗的宗师。1946年前后,张大千先后购得几幅董巨派画作,其中包括董源的《潇湘图》。董源画着色山水,以其高深的技法著称于世,据《宣和画谱》记载,他的着色山水“下笔雄伟,有崭绝峥嵘之势,重峦绝壁。”使人观之有气势雄伟的感觉。自古以来,一个画家能否承前启后、功成名就,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传统功底是否深厚。张大千的传统功力,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曾用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临摹古人名作,从清代石涛起笔,到八大,陈洪绶、徐渭等,进而广涉明清诸大家,再到宋元,最后上溯到隋唐。他把历代有代表性的画家一一挑出,由近到远,潜心研究。大千先生说:“对我国古代的山水画,我最佩服的是北宋四大家,即董源、巨然、李成、范宽。这几位大师的山水画,可称构图宏达,峰脉绵延,笔法豪放,气势幽远,不愧为山水画的百代宗师。”尤其是董源,从着色山水到水墨山水,经常用来研习临摹,乐此不疲。

此幅于1946年作的《仿董源松泉图》,上面署有张大千两次题款,应当看得出大千先生对此作颇为满意。此画也是他多年寻访名迹,出入董巨之后,再次临摹再创作的成果,不但表达了更多己意,而且浑厚华滋之谬,直追董北苑。纵观此作,尺幅达121×41.3cm,整张作品以 “之”字形构图来取势,整个构图曲折多变、层次丰富,具有流动感,强调整幅构图的大开合,制造不同的势感,有壮势,有弱势,有流畅,有迟滞,有起伏,有平叙,有抑扬顿挫,有节奏旋律,有往来曲折,有隐现断续。此图章法乃出自大千于一年前(1945年乙酉夏日)在成都昭觉寺所临《北苑松泉图》,其上题语曰:“树晕浓厚,山色浑沦,不以险刻取奇,自然高迈,学北苑正当于大开合处着意,一堕巧趣便非真谛。” 以上代表了大千在1940年代中期对董源山水画的基本认识,有助吾人了解大千临本所致力达到的境地,与画面风格的效果。

大千先生此幅《仿董源松泉图》前景作六株形态各异的树,一高士坐于坡沿上赏景听瀑,一书童伫立边上有所沉思。远处一众山峰,山上辅以垂瀑直落而下,腾起霭霭白气,在云树沉沉之间隐没于树梢,复转折为奔流曲泉冲出山脚,注入溪涧,蒲草稀稀落落点缀其前。大千先生巧妙地运用了留白的技法,中间的留白巧妙地再现了云雾缭绕、水天一色的奇景。董源笔下的植被是构成其密体山水的基本要素,得自江南实地实景。远景的山峦顶上有成排的树木,聚集着成片的矾头,即垒叠的巨石,形同矾石的结晶体,一簇簇的点皴区分出各个矾头的外形,平列展开于画面上。此画山石以董源的披麻皴为主,用松散舒展的线条铺展了江南丘陵绵延不断的起伏之态,反映了土质山疏松平缓的地貌特征,意向平和沉静。因这种线条随意性极强,长短参差不齐,轻松自然。山体结构层叠而上,点出山脊走向,然后以花青赭石两色层层渍染,造成土石浑厚草木华滋的效果。尤以近处花青色叶的那株,在淡雅的格调中平添了一份生气。整幅画以湿笔为主,主要用线条勾勒物象,辅以皴擦,干湿之间,浑然天成。 “笔墨”二字于国画艺术自盛唐后即为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优秀传统。大千也不例外,他意识到对于临摹、师古人最根本、最主要的就是解决笔墨问题。《仿董源松泉图》一图尤重笔墨,前面的六棵树用了六种画法,树干以中锋勾画,简练明快,树叶点法也大相径庭。此乃淋漓尽致,董巨、大痴笔法尽显其间,随心所欲而又有笔有墨。整体画面构图饱满,结构规整严谨,疏密有致,虚实相生,一派世外桃源之景,令人心旷神怡。

徐悲鸿曾说“张大千五百年来第一人也。”张大千拟古青绿山水一向颇受市场欢迎,在2011北京春拍中一幅和本作较为类似的张大千《临董源夏山图》以1012万的高价成交,而这些记录皆可为今春的荣宝斋(微博)(上海)大拍张大千艺术盛宴的开席作一充分前瞻。

关键字:荣宝斋,春拍,张大千,仿董源松泉图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