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艺术人物 > 罗中立:探寻当代艺术语言的轨迹
罗中立:探寻当代艺术语言的轨迹
作者:    来源:收藏投资导刊    日期:2010-07-28

2010年6月26日,汇聚罗中立近年来艺术历程的展览——《语言的轨迹》在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的1号、2号展厅举办。《语言的轨迹》是罗中立15年来的首次个展,由此也拉开了《实验报告: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视觉档案》的大型系列学术展览的序幕,之后包括张晓刚、周春芽、叶永青、高小华、何多苓、王广义、方力钧、崔岫闻、张大力等9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个展将陆续登场。

S:您为什么选择此时举办个展?

L:每位艺术家在特定阶段都希望能够通过相应的展览对自己的艺术创作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展览为艺术家提供了一个与同行和社会公众进行交流的平台。因为担任院长,在行政上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所以举办展览的事情,包括在中国美术馆的展览,就一直被搁置了。对我个人而言,如果在展览中没有成熟的作品,无法体现新的艺术追求和创作实践结果,那么这个展览是无法向自己和公众交代的,所以之前一直感觉做展览的时机未到。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当代艺术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每个人都开始调整自己的艺术目标,并付诸于创作实践。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艺术家和知识分子这类具有文化身份的群体都在思考今天中国的“当代”在哪里,我也是其中之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艺术家有责任、有使命建立真正切合当代中国情景、中国气氛的当代艺术、当代文化。现在的我们太迷失了,总是谈论历史的绘画,但今天的“当代”在哪里,又如何去寻找?我在朝这个方向努力,我希望这个展览能在这方面起到作用。

这些年我的作品虽然很多,但是并不符合以上说的做展览的标准。但这次展览属于文献性的展览,不要求成气候的大作品,只需要展现过程性,非常合乎我现在的实际状况。同时,今年是四川美术学院70周年校庆,作为院长,应该起到表率作用,所以选择这个时候举办个展。

S:您是如何处理好行政、教学和艺术创作这三者之间关系的?

L:其实这三者肯定存在冲突。由于行政原因,我逐渐退出了教学,所以我面对的主要是行政和艺术创作的矛盾。在解决这个矛盾时,心态的调整非常重要。在行政班子的运转上,需要同时在宏观和微观上做全面的把控,专业上也不能放松。其实行政和艺术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也需要有必须的顿悟,把握机会,同时要修炼良好的状态。

S:担任院长以来,您创作了大量的小幅作品,是不是经常有创作大作品的冲动?

L:是,有非常强烈的冲动,真希望一下子就能投入到大作品的创作中去。但现在各方面的工作很多,时间不允许,相信以后能找到这个机会。

S:我们看到布展中也有您的雕塑作品,是什么想法?

L:多年来,我一直就很喜欢雕塑,它是我的一个梦想。我的油画里面其实很有雕塑感,所以语言的转换上比较容易。与其他雕塑家的作品不同,我把自己后期艺术绘画的特点进行了从平面到空间的转换,强调绘画和雕塑的结合,雕塑中突出了我后期对绘画的思考。

S:四川美院出来的艺术家在市场上很活跃,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L:大家很关注市场,其实市场本身没有问题,回顾美术史,很多大师级别的艺术家都精通于把握市场行情,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他们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反而恰恰是这些人在美术史上金光闪闪,其艺术的光芒一直影响着后人的发展。中国的艺术市场有其独特的发展过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理智地看待市场的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

S:您认为是什么原因让四川艺术家的市场表现如此之好?

L:可以说四川艺术家是有好的表现,但这种表现主要是基于整个中国美术的良好表现,四川美院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四川美院具有优良的教学传统,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有利于艺术家的成长和优秀作品的出现。就像我一直强调的,艺术教育不在乎给学生多少指点、讲解和修改等,而是需要营造一个能带给学生自信的环境,就像打造“酒窖”。通过几代人的努力,“酒窖”造好了,那么只要有好“料”,就有优秀的人才出来。

关键字:罗中立,当代艺术,语言,轨迹,探寻,雕塑,艺术市场,语言的轨迹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用户名
验 证
· 您将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言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提醒: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