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当代艺术与投资》2011第四期
西方去此不远 West not far

首先,我想带有敬意的使用黄文海(闻海)的纪录片《西方去此不远》(2009)的片名作为这篇短文的标题。其次,我愿意以此纪录片所刻画出的国人面临现实某些困境的概念和命题,并不切题的引入对另外一个近在咫尺的、且持续发生着的“西方”的话题的思考。这个话题与宗教无关,但与某种信念和意志有关;与地理空间、疆界无关,却带有某种强烈的重新廓划秩序的期待。

在我看来,发轫于1980年代中国现代艺术思潮,演变至今,仍未摆脱或完成其倡导的激进启蒙的重责,但却急速滑入无价值、无立场的极度虚空之中。虽然有赖市场的兴起短暂拥有了强大的资本积累和社会基础,但事实上,当代的中国艺术却面临着从未有过的精神危机:一面迎合全球市场而获得的“看不见”的新的身份,另一方面,却与不断发生着变化的传统的产生着断裂、背弃的两难。

“从西天到中土”,仅从题目上看,更像是对一种“召唤”式的回归和反思。但使多数人困惑的是,这个“西天”,其实不像我们通常意义上谈到的“西方”,而是残留在历史记忆或某些宗教意识、神话传说中的“西天”(古印度),有着巨大的现实差异和陌生的“熟悉感”。数百年来,大量来自“西天”的诸种观念、学说、世界观对“中土”的冲击,看似激烈,但却保持着和谐共存。今天,在摆脱了佛教征服中国后的遥远记忆后,全球化(西方),早已超越“西天”,成为一个新的幽灵,不可捉摸、但真实存在,同时对现代性的渴望和其价值的认可,牢牢占据当代中国发展和重新配置的终端诉求。“印度作为方法”,“从西天到中土”项目学术主持人之一陈光兴教授的大胆提议似乎将受众群:中土,置入一个尴尬的境地。在与西方,或称中心纠葛不清,关系矛盾重重的前提下,如此之快的扭转思维,如陈试图指出的,需在本土的国粹主义和西方(欧美)的世界主义之外,产生新的思考与提出替代性的框架,实在是一种难题和不愿真实面对的窘境。印度艺术评论家、策展人吉塔·卡普尔(Geeta Kapur)认为:在印度,现代化是一个尚未完成的真实历史过程。相比,中国的现实亦是如此。在现代化境遇中,有足够多经验的相似性和可比性,可使现代的“西天”和“中土”重新遭遇、对话和进行深入的交流。

如果抛开曾经的历史与当下的现实,在比较和交流过程中,我们从印度的学者、评论家和策展人的论述中,似乎可以暂时性的形成某种可以释怀的真空地带。比如萨拉·马哈拉吉(Sarat Maharaj)所定义的“任意空间”:跨越了普适和具体两极的“独一性”。当代的中国艺术是否由此通道,可以从西方定义下的“地方性知识”,有望成为一种“异知识”的生产,这也是我们的期待。如跨越十数年间的不同案例:艺术家汪建伟提出的“灰色系统”,或徐坦“关键词”项目中的“in-between”理念,都可以认为是对此概念的解决之道和一种现实意义中的实践。

“从西天到中土”,不仅是一次及时的回溯和和对现实的考量,也通过高密集的知识的“生产”,对话,而不是结果,去积极探究和发掘当代艺术领域中未确定的边界和活性因子。《当代艺术与投资》持续关注,第三次推介“从西天到中土”项目专题,同样也期待引发艺术界的积极反应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