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艺术世界》2011年3月250期
编者按:他们,我们

我曾和一个伦敦人在东南亚等地旅行了四个月。途中我们为「异域风情」(exotic)这个话题争论数次。当时的我肯定还处在为「远方」着迷不已的年纪,根本无法接受他关于「每个地方其实都一样」的论调。

同事一再询问这个专题到底要做什么——「艺术圈的老外」这样的描述听上去显然既不够刺激也毫无新意。也许初衷只是由于我天然地仍对「生活在别处」这一话题,及「异乡人」这一群体保持着兴趣。

为什么离开(原来的地方)、来到(这里)和为什么留下(不走)?这里的生活是漫长旅行的一部分吗?是想要呆在「中国」,还是「外国」(别处)?是想要体验并融入一个新的集体与文化,还是想要远走他乡得以与人群保持疏离?什么是文化交流,交流真的重要吗,真的存在于现实生活,还是仅仅成为一种被谈论的抽象概念?或者,即便存在也不过是「鸡同鸭讲」?「异国风情」和「在路上」的状态究竟对艺术创作有没有影响?

……

随着「中国」的开放与流行,这一群体——哪怕只是艺术领域——也是庞大的,并在继续扩张之中。这个专题所采访的二十几位艺术家,他们在中国的生活与创作,也许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些观察的样本。例如,有些人怀着「中国」情结来到中国,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探索也许还作出了点或大或小的贡献;有些人仅仅出于偶然,比如因为「人」的缘故来到了中国。甚至有些人呆在这儿只是由于中国「便宜」,作品的内容及输出对象依然是西方;而另一些人,恰恰相反,他们的创作与城市本身、所在的情境(context)密切相关;还有一些人,游离地通过「第三只眼」观察着这个国家和这里的人们,也许只是一瞥,也许是持久地凝视。又或者,自己反而成了被观看的对象……

在采访过程中,有太多人反对「外国人」这样的提法。「你是谁?你对我来说也是外国人!每个人都是外国人。我在中国,中国也是我的世界的一部分,双脚在哪,屋顶就在哪儿。当你说‘外国人’的时候,你在表示自己是拥有者,这是危险的法西斯的想法。在我看来,如果你说这个群体的语言你就属于这个群体。语言给你提供群体的信息,这与国籍无关。」这段来自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的「北漂」诗人打油(Gerard ALTAIO)的说法就很清新。

的确,在如今这样一个时代,我们都是一群既不属于这里也不属于那里的「无根」的人,「故乡」已经消失,「别处」还不可见。即便对中国人自己来说,中国本身,也很像一个「异乡」,悬而未决,前途未卜。但我还是觉得,比如「身份(归属感)」(identity),比如「乡愁」(nostalgia),比如「你是谁,你在哪儿」……这些陈旧的问题,依然在隐隐发挥着它们的力量,存在于每一段具体的人生。只不过仿佛已在一种新的语境的遮掩之下,或者说,转化成了另外的各种形态。

Anyway,说到底,这些人——外国人外地人外星人——仍是或曾是我们身边的人,当然也不无可能是我们自己。某时,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