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当代艺术与投资》2011第二期
关于新媒体的全球进程调查(13): 英国新媒体: FACT机构1990 / FUTUREEVERYTHING (FUTURESONIC) 艺术节1995 / ONEDOTZERO艺术节1996

英国新媒体:
FACT机构1990
Futureeverything (futuresonic) 艺术节1995
Onedotzero艺术节1996

介绍英国新媒体艺术或许应该从我1999年在ICA的经历谈起,当时我曾有机会看到声音艺术家Scanner和Tonne的合作作品“声音保利来”(Sound Polaroids),作品中的影像被分解成为像素色块,声音为高频,观众可以通过击掌或是行动影响声音和图像的变化。这一作品可以被看作是音视频互动的典型。

之后我又在ICA看了 Onedotzero艺术节,以及来自加拿大的艺术家小组The User在ICA的一个现场作品 “点阵打印机交响乐2号”(Symphony #2 for dot matrix printers)。作品使用了15台同一型号的打印机和计算机,现场以1-3屏幕图解打印机的工作局部,这些打印机通过电脑输出的ASCII文本工作,艺术家控制传递的信息来完成图像和声音的交互。

2004年秦思源邀请我协助管理Onedotzero的项目,其时正是Onedotzero首次在中国展出其经典作品并宣传其艺术节的理念。我找到时任今日美术馆馆长的尚方女士,她很慷慨的支持了这个项目。Onedotzero的到来,为当时中国在设计、广告、电影领域“独自战斗”的艺术家们提供了某种契机,使他们开始考虑某种新的融合模式。Onedotzero每年一度在ICA举办艺术节,观众越来越广泛,不断吸引着上述不同领域各国艺术家参与和支持。

2005年,在当时北京立方空间姚斌的支持下,英国机构Antenna结合音乐和影像的艺术节被介绍到北京。我约请了颜峻、丰江舟、巫娜和姚斌做了一个现场的即兴音视频项目,作为对这一概念的回应。但,虽然 2004年Onedotzero的到来为中国影像工作领域带来新的风气,2005年Antenna的进入却不能在国内引发足够大的争议。紧接着,这个机构在2006年破产,Onedotzero又少掉了一个竞争者,尽管欧美很多国家的跟风者一拥而上,但都无法撼动Onedotzero的地位。作为音视频艺术、实验影像、广告、设计动画等等类型的引领者,Onedotzero一直是这一视觉领域的头牌。

2008年因为张尕策划的“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项目,我开始和迈克?斯塔布斯(Mike Stubbs)有所联系,主要是讨论一些关于艺术家和实施作品的具体细节。Mike其人为澳大利亚艺术家和策划人,一直在新媒体艺术这个领域工作,调到英国的FACT之后开始大展拳脚,大胆地和利物浦双年展、利物浦太特美术馆等机构开展广泛合作。

2009年我邀请Mike参加我策划的“新媒体考古”项目并发言,之前还约请他写了一篇关于英国新媒和世界媒体艺术图景的文章,他的文章并不限于英国媒体艺术和艺术家的介绍,而是充满激情的铺陈了媒体艺术的先锋精神以及其不断拓展边界的勇气。

英国有着独特的新媒体理念,与此前介绍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她更多地考虑新媒体的应用以及娱乐性,这导致英国的新媒体教育多涉及这些领域。如RCA的互动设计系更加偏重人和人之间的沟通、城市和人的关系、自然领域和人工之间的互动,但并不涉及那些过于尖端的新媒体领域的方向。

而这也正是FACT试图达成的方向:他们在新媒体的展览和项目中并不追求过于前端的探索,而是在上述领域深入地探寻媒体和人的关系。FACT最近的项目是同利物浦泰特美术馆合作的白南准个展。FACT作为利物浦双年展的场地和内容合作伙伴,一直是新媒体和当代艺术融合的最佳空间。

这也是我选择FACT介绍给读者的理由之一,新媒体艺术作为当代艺术领域在媒介和传播上的实验方式,终将被纳入到当代艺术之中。以白南准等人为例,随着他们的工作被接纳进入到当代艺术,新媒体艺术将当代艺术带来更加宽广的边界。

(此专题涉及的所有文本与图片版权来自作者和FACT机构,北京艺术实验室协助取得,感谢MIKE STUBBS和FACT的支持) FACT网站: http://www.fact.co.uk 利物浦onedotzero网站:http://www.onedotzero.com 伦敦futureeverything (futuresonic) 网站:http://futureeverything.org 曼彻斯特ICA网站:http://www.ica.org.uk 伦敦利物浦泰特美术馆:http://www.tate.org.uk/liverpool 利物浦皇家艺术学院:http://www.rca.ac.uk 伦敦 Scanner 网站:http://www.scannerdot.com The User网站:http://www.theuser.org

艺术与创意科技基金会!——人类的未来是可持续的
/迈克·斯塔布斯(Mike Stubbs)  中文校对/黄佳代、李振华

我既不是一座孤岛,也没有被困在岛上。我是CIA——集体智能局(Collective Intelligence Agency)的一员,最新的网络环境版本已经到来。我一直企盼未来,鄙视恐惧的状态。

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激励了我并在他的经典电脑朋客小说《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中使网络空间(Cyberspace)闻名于世。

“网络空间。一个数十亿真实的操作者每天都在体验着的交感幻觉,在每一个国家,从正在被教授数学概念的儿童到人类系统的每一台电脑内存中提取的数据图像。这真是无法想象的复杂。在意识空间中浮游的光编织成线,成群如星云的数据。就像城市之光,逐渐消隐。”

在构思中挣扎,交流和比较我们的认知,我们已经创造出新的语言形式和视觉化的方法。也没有比FACT(艺术与创意科技基金会)更加恰当的机构可以表现这一现象。我们如何在新媒体艺术中继续创造情景,继续发展开拓性的工作,并在历史基础上构建实践、合作的价值以及组织与领导的新方法呢?

最近的一个例子是,我们试图以开放式实验室和展览“气候变化”项目中文化引领的先锋战略来呈现。在为期3个月里有120个社群与我们(FACT)紧密合作,在利物浦市议会提倡的环境年,调查和解构经济系统和可持续性。这是去年著名的欧洲文化之都(European Capital of Culture)在利物浦的延续项目(2008)。

20多年来,事实真相已经变得越来越不明确,发人深思。在这样一个时期,我们是否变得难以确定未来,抑或现代主义和所谓的进步并不总是现世的灵丹妙药?多数科幻和未来主义的视角逐渐有些不能适应现实的发展。Facebook和Twitter(当你阅读它时听起来荒谬古怪和缺少新意吗?)也许是枯燥和无处不在的集体智慧的体现。用更加迅速的方法去比较信息和视角,这对感知偏见和文化多样性有什么影响吗?考虑到这一点,我们无法跨越时间对比感知,并概括一个所谓的“同一个”世界。我的祖父与最深层、最黑暗的非洲、亚马逊流域和缩小的头颅故事相关。那时日常生存是挥散不去的阴影,而战后的英国需要希望。而作为那个时代的产物,我有幸能在无重力条件下拍摄电影,并计划着艺术家月球驻留计划,那些过去不可想象的事物正变得越来越近。

我自己的世界观不仅依循我所知的条件改变,也是根据如何获知的过程转变 世界越来越变化多端,不只是模拟视频编辑正在被AVID(编辑世界的胡佛)软件编辑取代。正如我们见证了还在不断增加的U-Tube现象,派发各种制作和展览的模型,以及期间任何可能的变化,创造力不再是艺术家的专利。协作行为、便易的工具和技能,使新模式下的研究与实践蓬勃发展。我们自设的艺术本地社区电视台Tenantspin也许就是最好的引证,11年以来不同年龄和背景的人,既作为制作者也作为观众,创造出他们自己的传媒。不论我们与世界什么关系,我们自身的媒体和经验,是我们所保有的。随着广播和小众传播观念的发展,时间和空间不再存在,整个秩序的信仰和教条已经摇摇欲坠。

这不仅是FACT走过20年历程的一年,也是柏林墙倒塌20年的一年。传统权力的堡垒已被大大削弱,人到人的网络的信息交流已经取代了广播。因此,冷战结束后, “其他”人面对未来的挑战和迁移,获取接纳新声音(事物)的能力成为了必然。了解了这些,知识系统也在转型——教育学和历史已成为诘问的焦点。谁会想到从天安门广场事件20年之后,就在2008年FACT在“文化奥林匹克项目中”代表英国,参加中国美术馆的大型媒体艺术展览“合成时代”?

我们不仅看到了巨大变化,我们也卷入其中创造了变化。为决定是否参与中国美术馆的展览,我不得不考虑FACT应该正面还是负面地看待这一情境,以及它是否表明我们认可了一个制约体系。回想起来,我认为那是一个正确的决定,FACT找到了新的伙伴,并在展览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关于中国文化的新东西。我也希望,展示的作品可以让观众清晰的了解艺术、良知、缺失和环境的新的上下文关系,他们也许从未从这个角度思考,但这样的看法也许会带来持续的影响。